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:要完善社會治理體系,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制度,提升社會治理效能。國家鄉村振興局也在今年的一號文件中指出:加強和改進鄉村治理,深入推廣務實管用的鄉村治理方式。引導地方拓展積分應用領域,創新積分載體平臺,擴大積分制覆蓋范圍,激發農民參與村級公共事務的積極性。
自2022年4月“數字鄉村”積分制項目啟動以來,蒼城鎮緊跟上級部署,依托數據平臺“智慧蒼城”積分管理小程序,以下灣村和大羅村為試點,先行先試、以點帶面,把積分制管理融入到鄉村治理的多個環節中,持續激發村民自治內生動力。截至目前,我鎮積分制注冊用戶共有510戶,累計積分達34815分?,F在的下灣村和大羅村,村民有了新活力、環境有了新面貌、社會有了新風尚,鄉村治理水平再上新臺階。
多措并舉,夯實“積分制”根基
一是因村制宜,建立長效機制。為更好地貼合各村發展實際,聚焦鄉村振興工作,蒼城鎮立足下灣村和大羅村的村情民意,制定《“數字鄉村”積分制實施方案》和《積分管理評價細則》等機制,科學謀劃、加強統籌。以加分項為主、扣分項為輔,深度融合鄉村治理重點工作,圍繞人居環境整治、家庭美德、愛國愛黨、遵紀守法、公益美德、興業致富、鄉村建設等方面設8大類積分細則。成立積分監督管理委員會,明確委員身份和職責。委員會通過召開村民代表大會、日常走訪等方式收集民聲民意,每季度結合村民的意見反饋和積分工作實際開展情況,堅持“整體框架不變,各村優化創新”的原則,持續研究完善積分細則,及時總結經驗做法,確保工作不脫軌、不走偏。
二是數字賦能,搭建積分平臺。為簡化積分操作流程,使積分制運行有跡可循,蒼城鎮與塔百奇貿易公司結對共建,打造“智慧蒼城”微信小程序,充分運用網絡數據平臺協同管理,建立積分檔案制度,實現“一戶一檔”精細化管理。通過“智慧蒼城”小程序,村民可以隨時隨地申報積分、兌換積分,通過線上積分申請、審核、公示,做到“一周一評分、一月一公示、一季一兌換、一年一排名”,實現積分、獎勵全流程公開可監督,確保積分制管理公平公正。積分監督管理委員會也能通過小程序后臺數據進行統計復盤,掌握各類工作開展情況,對累計積分少的項目類別加強宣傳。此外,小程序還有黨建宣傳、村鎮資訊、村務公告等功能,使村民們足不出戶就能了解最新的資訊動態,“一鍵”化身鎮村“小靈通”。通過創新服務群眾的工具,蒼城鎮切實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、幸福感、安全感。
三是四方聯動,打造共建模式。蒼城鎮不斷探索鄉村治理新模式,以“數字鄉村”積分制管理為橋梁,讓村基層黨組織、村民、非公企業、網格員聯動合作,形成鄉村治理“四方共治”同心圓,治理方式由“單一管理”變成“多方協同”。通過物質和精神獎勵等成果共享喚起村民的主人翁意識,村民從治理的“旁觀者”變成“參與者”和“受益者”。推動村企黨組織結對共建,結對企業優先收購結對村農產品,對結對村的民生實事給予資金、技術支持,結對村協助結對企業進行宣傳推廣,并為企業發展提供村級資源。發揮網格員的治理效能,讓其參與到宣傳推廣、獎品兌換等積分制管理工作流程中,提高積分制服務群眾的效率和質量。通過“四方共治”,促進各方同頻共振、優勢互補、和諧共贏,推動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鄉村治理制度。
四是宣傳動員,形成示范輻射。為使積分制管理模式逐步覆蓋全鎮,實現全民參與,蒼城鎮以下灣村和大羅村的成功經驗做示范,積極做好下一階段推行目標村的宣傳動員工作。村“兩委”干部聯合網格員采取廣播宣傳、張貼公告、入戶介紹、微信群轉發等多種形式宣傳積分制管理模式。在推廣過程中充分給予村民“參與權”“評價權”“知情權”,讓村民成為決策主體、執行主體、監督主體。大力宣傳“積分兌換超市”的做法和成效(截至目前試點村已兌換積分26590分,物質獎勵兌換率達到76%),讓村民對積分制推廣建立起共建共治即可共享的信心,激發村民參與鄉村治理的內生動力,為全面推廣打下群眾基礎。
成果轉化,激發“積分制”能量
一是基層黨組織“三力”提升?!皵底粥l村”積分制開展以來,黨員干部以積分制為抓手,充分發揮先鋒模范作用,帶領村民一同參與鄉村治理,進一步夯實了基層戰斗堡壘,提升了基層黨組織的號召力、凝聚力、戰斗力。 2022年實行積分制管理模式的大羅村和下灣村均獲得考核優秀等次。積分制管理有力提升了基層黨組織的工作效能,為鄉村治理提供強大的內驅動力。
二是村民參與村務積極性提高。積分制管理為村民參與基層治理提供了良好的平臺,將重點工作和事務標準化、具體化、數量化,把村民和村集體的利益聯系在一起,充分調動了村民共建的積極性。村里垃圾變少了、鄰里更和睦了,每個季度都能看到人居環境整治、家庭美德、遵紀守法等方面的改善提升。此外,村民對各項村集體事務的關注度也更高了,把村里事當成自家事,紛紛為村集體建設建言獻策。積分制管理模式的有效推行,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長期以來部分治理工作“沒依據、沒抓手、沒人聽”的難題。
三是鄉村治理工作提質增效。把鄉村治理重點工作深度融合到積分制細則中,通過各類別累計積分的差異自查工作問題,有針對性地補短板、強弱項,使得鄉村治理各項重點工作有序推進、協調發展。在開平市抓黨建促鄉村振興示范村評比中,試點村之一的下灣村榮獲“木雕獎”。如今,積分制在試點村成為有效的鄉村治理工具,讓工作提質增效、得心應手,進一步扎實推進鄉村建設。
接下來,蒼城鎮將做好新一批試點村(社區)積分制管理推廣工作,讓“小積分”成為助推鄉村治理的“大能量”,為鄉村振興注入“源頭活水”。
相關附件:
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:要完善社會治理體系,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制度,提升社會治理效能。國家鄉村振興局也在今年的一號文件中指出:加強和改進鄉村治理,深入推廣務實管用的鄉村治理方式。引導地方拓展積分應用領域,創新積分載體平臺,擴大積分制覆蓋范圍,激發農民參與村級公共事務的積極性。
自2022年4月“數字鄉村”積分制項目啟動以來,蒼城鎮緊跟上級部署,依托數據平臺“智慧蒼城”積分管理小程序,以下灣村和大羅村為試點,先行先試、以點帶面,把積分制管理融入到鄉村治理的多個環節中,持續激發村民自治內生動力。截至目前,我鎮積分制注冊用戶共有510戶,累計積分達34815分?,F在的下灣村和大羅村,村民有了新活力、環境有了新面貌、社會有了新風尚,鄉村治理水平再上新臺階。
多措并舉,夯實“積分制”根基
一是因村制宜,建立長效機制。為更好地貼合各村發展實際,聚焦鄉村振興工作,蒼城鎮立足下灣村和大羅村的村情民意,制定《“數字鄉村”積分制實施方案》和《積分管理評價細則》等機制,科學謀劃、加強統籌。以加分項為主、扣分項為輔,深度融合鄉村治理重點工作,圍繞人居環境整治、家庭美德、愛國愛黨、遵紀守法、公益美德、興業致富、鄉村建設等方面設8大類積分細則。成立積分監督管理委員會,明確委員身份和職責。委員會通過召開村民代表大會、日常走訪等方式收集民聲民意,每季度結合村民的意見反饋和積分工作實際開展情況,堅持“整體框架不變,各村優化創新”的原則,持續研究完善積分細則,及時總結經驗做法,確保工作不脫軌、不走偏。
二是數字賦能,搭建積分平臺。為簡化積分操作流程,使積分制運行有跡可循,蒼城鎮與塔百奇貿易公司結對共建,打造“智慧蒼城”微信小程序,充分運用網絡數據平臺協同管理,建立積分檔案制度,實現“一戶一檔”精細化管理。通過“智慧蒼城”小程序,村民可以隨時隨地申報積分、兌換積分,通過線上積分申請、審核、公示,做到“一周一評分、一月一公示、一季一兌換、一年一排名”,實現積分、獎勵全流程公開可監督,確保積分制管理公平公正。積分監督管理委員會也能通過小程序后臺數據進行統計復盤,掌握各類工作開展情況,對累計積分少的項目類別加強宣傳。此外,小程序還有黨建宣傳、村鎮資訊、村務公告等功能,使村民們足不出戶就能了解最新的資訊動態,“一鍵”化身鎮村“小靈通”。通過創新服務群眾的工具,蒼城鎮切實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、幸福感、安全感。
三是四方聯動,打造共建模式。蒼城鎮不斷探索鄉村治理新模式,以“數字鄉村”積分制管理為橋梁,讓村基層黨組織、村民、非公企業、網格員聯動合作,形成鄉村治理“四方共治”同心圓,治理方式由“單一管理”變成“多方協同”。通過物質和精神獎勵等成果共享喚起村民的主人翁意識,村民從治理的“旁觀者”變成“參與者”和“受益者”。推動村企黨組織結對共建,結對企業優先收購結對村農產品,對結對村的民生實事給予資金、技術支持,結對村協助結對企業進行宣傳推廣,并為企業發展提供村級資源。發揮網格員的治理效能,讓其參與到宣傳推廣、獎品兌換等積分制管理工作流程中,提高積分制服務群眾的效率和質量。通過“四方共治”,促進各方同頻共振、優勢互補、和諧共贏,推動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鄉村治理制度。
四是宣傳動員,形成示范輻射。為使積分制管理模式逐步覆蓋全鎮,實現全民參與,蒼城鎮以下灣村和大羅村的成功經驗做示范,積極做好下一階段推行目標村的宣傳動員工作。村“兩委”干部聯合網格員采取廣播宣傳、張貼公告、入戶介紹、微信群轉發等多種形式宣傳積分制管理模式。在推廣過程中充分給予村民“參與權”“評價權”“知情權”,讓村民成為決策主體、執行主體、監督主體。大力宣傳“積分兌換超市”的做法和成效(截至目前試點村已兌換積分26590分,物質獎勵兌換率達到76%),讓村民對積分制推廣建立起共建共治即可共享的信心,激發村民參與鄉村治理的內生動力,為全面推廣打下群眾基礎。
成果轉化,激發“積分制”能量
一是基層黨組織“三力”提升?!皵底粥l村”積分制開展以來,黨員干部以積分制為抓手,充分發揮先鋒模范作用,帶領村民一同參與鄉村治理,進一步夯實了基層戰斗堡壘,提升了基層黨組織的號召力、凝聚力、戰斗力。 2022年實行積分制管理模式的大羅村和下灣村均獲得考核優秀等次。積分制管理有力提升了基層黨組織的工作效能,為鄉村治理提供強大的內驅動力。
二是村民參與村務積極性提高。積分制管理為村民參與基層治理提供了良好的平臺,將重點工作和事務標準化、具體化、數量化,把村民和村集體的利益聯系在一起,充分調動了村民共建的積極性。村里垃圾變少了、鄰里更和睦了,每個季度都能看到人居環境整治、家庭美德、遵紀守法等方面的改善提升。此外,村民對各項村集體事務的關注度也更高了,把村里事當成自家事,紛紛為村集體建設建言獻策。積分制管理模式的有效推行,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長期以來部分治理工作“沒依據、沒抓手、沒人聽”的難題。
三是鄉村治理工作提質增效。把鄉村治理重點工作深度融合到積分制細則中,通過各類別累計積分的差異自查工作問題,有針對性地補短板、強弱項,使得鄉村治理各項重點工作有序推進、協調發展。在開平市抓黨建促鄉村振興示范村評比中,試點村之一的下灣村榮獲“木雕獎”。如今,積分制在試點村成為有效的鄉村治理工具,讓工作提質增效、得心應手,進一步扎實推進鄉村建設。
接下來,蒼城鎮將做好新一批試點村(社區)積分制管理推廣工作,讓“小積分”成為助推鄉村治理的“大能量”,為鄉村振興注入“源頭活水”。
相關附件: